heyzo中文字幕无码_亚洲天堂久久无码视频_国产性爱福利小视频_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上海昌吉

服務熱線:176 2192 3717
176 2192 3717

他們都在找: 上海昌吉SYD-0719C-1自動車轍
當前位置昌吉 > 技術支持 >

生物質(zhì)重油與生物瀝青制備及性能

導讀:為了制備生物瀝青,緩解道路建設對石油瀝青的依賴性,以木屑為生物質(zhì)原材料,采用熱液化方法制備生物質(zhì)重油,將重油摻至50# 基質(zhì)瀝青中制備生物瀝青,部分替代石油瀝青。


返回列表 來源:未知 發(fā)布日期:2019-09-26 17:40【
隨著中國交通運輸行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瀝青路 面為主的高等級公路建設持續(xù)增加。截至2017年 底,中國高速公路里程達13.65×104 km,用于道路 建設的瀝青材料持續(xù)增加,急需尋找石油瀝青材料 的替代品,緩解道路建設行業(yè)對不可再生石油資源 的依賴性。生物瀝青是近年來開發(fā)的一種新型道路 膠結材料,由可再生生物質(zhì)原材料經(jīng)熱裂解或熱液 化等方法處理,并由發(fā)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的生 物質(zhì)重油部分替代石油瀝青得到,具有石油瀝青的 基本性質(zhì)。中國是一個生物質(zhì)資源豐富的國家, 大量農(nóng)林廢棄物、動物排泄物的不當處理,造成環(huán)境 污染和資源浪費,若將廢棄生物質(zhì)用于發(fā)展生物瀝 青,既可實現(xiàn)廢棄資源的環(huán)保利用,又可為道路膠結 材料的開發(fā)研究開辟新方向。

研究生物再生瀝青及其混合料 的性能,研究表明,生 物 再 生 劑 具 有 較 好 的 再 生 性 能,能較好地恢復老化瀝青的基 本物理性能及流 變性 能 等,改 變 再 生 瀝 青 的 化 學 組 成。目 前 已有將生物瀝青用作膠結材料 的瀝青路面,通 過 全壽命周 期 評 價 發(fā) 現(xiàn),生 物 瀝 青 的 使 用 能 有 效 降 低施工能 耗,提 升 環(huán) 保 效 益;但仍有研究發(fā)現(xiàn), 生物瀝 青 的 實 驗 室 性 能 與 實 際 路 用 性 能 存 在 差 異,在外界 條 件 作 用 下,易 出 現(xiàn) 膠 結 料 黏 胎、集 料 脫落等不良現(xiàn)象。

1 原材料性能指標

1.1 基質(zhì)瀝青
本研究涉及到50# 基質(zhì)瀝青與70# 基 質(zhì) 瀝 青, 均為道路 a級石油瀝青(上海昌吉瀝青檢測分析儀器),技術指標測試參照《公 路 工程 瀝 青 及 瀝 青 混 合 料 試 驗 規(guī) 程 》(JTG E20— 2011)。

1.2 生物質(zhì)重油
以木屑(木質(zhì)纖維素類生物質(zhì))為原材料,采用 乙醇-乙二醇混合溶劑,在密閉反應釜內(nèi)通過熱液化 技術制 備 生 物 油,制 備 工 藝 參 數(shù) 包 括 液 固 質(zhì) 量 比 6∶1、催 化 劑 摻 量(質(zhì) 量 分 數(shù),下 同)3%、反 應 溫 度 250 ℃、停留時間30min。液化產(chǎn)物經(jīng)濾布減壓抽 濾、200 ℃減 壓 旋 轉 蒸 餾 得 到 生 物 質(zhì) 重 油 (簡 稱 重 油,下同),在室溫情況下重油為黑色黏稠狀液體(圖 1),含有一 定 量 的 生 物 炭 微 顆 粒,具有一定的流動 性。

1.3 生物瀝青制備
將重油 在165 ℃條 件 下 保 溫1h,按 照 摻 量 為 0%、5%、10%、15%、20%加入135℃的50# 基質(zhì)瀝 青中,然后在135℃油浴中以1000r/min的轉速剪 切30min,即得不同重油摻量的生物瀝青。

1.4 表征方法及試驗參數(shù)
紅外光譜測試 所 用 儀 器 為 BrukerTENSORⅡ, 采用方法為 KBr壓片法;掃描電鏡分析儀器為ZEISS Sigma300;熱穩(wěn)定性分析儀器為 METTLERTGA/ DSC,載氣為 N2,升溫速率為10 ℃/min;生物瀝青性 能評價方法參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 程》(JTGE20—2011)。

2 重油物化性質(zhì)

2.1 紅外光譜分析 對重油及70# 基質(zhì)瀝 青 進 行 紅 外 光 譜 分 析,比 較重油與瀝青材料的官能團組成差異。
2.2 掃描電鏡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生物炭具有增稠作用,可改善瀝 青材料的溫 度 敏 感 性、抗 車 轍 變 形 等 高 溫 性 能。 故本文在分離液化產(chǎn)物時,選用適當孔徑的濾布作 為抽濾媒介,使一部分小顆粒生物炭混入生物油中, 以緩解油分對生物瀝青高溫性能的不利影響。
2.3 熱穩(wěn)定性分析 生物瀝青存在熱穩(wěn)定性較差的問題。若要將生 物瀝青用于道路建設中,必須研究重油的熱穩(wěn)定性 能,保證施工過程中膠結料不會因拌和受熱而分解, 降低油石比,影響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3 生物瀝青性能評價

為評價與 對 比 生 物 瀝 青 及 50# 、70# 基 質(zhì) 瀝 青 的應力恢復性能,本文開展了0.1、3.2kPa應力下 的多 重 應 力 蠕 變 恢 復 試 驗 (MSCR),試 驗 溫 度 為 65 ℃。圖10為試驗測試結果,表5為平 均 應 變 恢 復率R 與平均不可恢復蠕變?nèi)崃浚剩睿虻挠嬎憬Y果。 從圖10可以看出,在同一應力水平下,生物瀝 青加載產(chǎn)生的 應 變 介 于50# 與70# 基 質(zhì) 瀝 青 之 間。 基質(zhì)瀝青是一種感溫性較強的膠結材料,在高溫條 件下更多地表現(xiàn)出黏性性能,彈性性能逐漸喪失,蠕 變恢復能力逐漸降低,生物瀝青在蠕變特性上基本 與基質(zhì)瀝青相類似。 通過對各試樣的 R 與Jnr的 計 算,見 表5,發(fā) 現(xiàn) 各試樣仍具有一定的蠕變恢復能力,但恢復率較低。 當應力水平 為0.1kPa時,生 物 瀝 青 的 R 隨 重 油 摻 量增加而逐漸降低,但均高于70# 基質(zhì)瀝青,在重油 摻量不超過10%時,生物瀝青的R 也高于50# 基質(zhì) 瀝青;生 物 瀝 青 的 Jnr介 于 50# 與 70# 基 質(zhì) 瀝 青 之 間,且隨重油摻量增加而逐漸增大。當應力水平為 3.2kPa時,生物 瀝 青 的 R 介 于50# 與70# 基 質(zhì) 瀝 青之間,但卻隨重油摻量增加而逐漸增大;Jnr的 變化規(guī)律與應力水平0.1kPa時一致。 當應力水平為0.1kPa時,重 油 中 的 油 分 對 生 物瀝青蠕變性能起主導作用。隨重油摻量的增加, 用于裹覆瀝青膠團結構的油分逐漸增多,降低瀝青 大分子間的運動阻力,生物瀝青的變形性能逐漸增 強,導致R 逐漸降低,Jnr逐 漸 增 大。此 時 由 于 重 油 中生物炭的存 在,使 生 物 瀝 青 的 R 水 平 整 體 較 高。 當應力水平為3.2kPa時,重油中的生物炭對生物 瀝青蠕變性能起主導作用。較高應力時,生物瀝青 中的生物炭起主要的承載作用,纖維素類生物炭具 有較好的機械性能,有利于膠結材料的彈性恢復,且 隨重油摻量的增加,生物炭含量逐漸增加,故使得R 逐漸增大,但Jnr仍 逐 漸 增 大。2個 應 力 條 件 下,生 物瀝青的R 均大于70# 基質(zhì)瀝青,Jnr均小于70# 基質(zhì)瀝青,表明生物瀝青較70# 基質(zhì)瀝青有 更 好 的 蠕 變恢復性能。

4 結 語

(1)采用紅外光譜分析了重油與70# 基 質(zhì) 瀝 青 的官能團組成,發(fā)現(xiàn)重油的官能團組成有羥基、烷烴 基、酯基、芳環(huán)等,而基質(zhì)瀝青官能團組成較為單一, 主要包括烷烴基及芳環(huán)等,兩者存在類似官能團組 成結構,離析試驗表明兩者有較好的相容性。
(2)掃描電鏡對重油中生物炭的微觀形貌表征 發(fā)現(xiàn),生物炭為直徑約為3μm 的均質(zhì)球形微顆粒, 表面有大量凹凸結構。重油與70# 基質(zhì)瀝青的熱重 性質(zhì)測試結果發(fā)現(xiàn),重油的高溫熱穩(wěn)定 性 不 如70# 基 質(zhì) 瀝 青,但重油在瀝青混合料常規(guī)拌和溫度 (165 ℃)時的 熱 質(zhì) 量 損 失 率 僅 為3.6%,熱 穩(wěn) 定 性 較好,可滿足瀝青路面熱拌施工要求。
(3)生物瀝青與50# 、70# 基質(zhì)瀝青的性能評價 表明,標號均為70# 的生物瀝青較基質(zhì)瀝 青 有 更 優(yōu) 異的常規(guī)物理性能。三大指標分析發(fā)現(xiàn),重油能增 大生物瀝青的針入度,降低軟化點和延度。水煮法 試驗發(fā)現(xiàn),生物瀝青與集料有較好的黏附性能,除重 油摻量為20%的生物瀝青的黏附等級為4級外,其 他生物瀝青的黏附等級均為5級。
(4)DSC 測 試 結 果 表 明,重 油 能 降 低 生 物 瀝 青 的Tg,提高 生 物 瀝 青 的 低 溫 性 能。DSR 對 生 物 瀝 青的高溫流變性能測試發(fā)現(xiàn),隨重油摻量增加,生物 瀝青的高溫性能逐漸降低,但各生物瀝青的高溫抗 永久 變 形 能 力 與 抗 剪 切 性 能 均 不 低 于 70# 基 質(zhì) 瀝 青。MSCR試驗 顯 示,在 不 同 應 力 條 件 下,重 油 中 的油分和生物炭對生物瀝青的蠕變恢復性能有不同 的影響,但其較70# 基質(zhì)瀝青優(yōu)異。
(5)本文主要進行膠結料性能評價,缺乏對生物 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同時未評價生物瀝青應用的 經(jīng)濟效益。下一步將繼續(xù)研究生物瀝青的路用性 能,探索生物瀝青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