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燒傷患者, 由于皮膚的大范圍損毀, 廣泛體液滲出, 體液水分的嚴重丟失帶走大量的熱能, 導致患者能量消耗, 體溫降低, 感覺極度寒冷并引發(fā)寒戰(zhàn)。由此造成一系列與燒傷休克相關的病理生理反應, 嚴重威脅燒傷患者的生命。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間,對20例大面積燒傷患者在休克復蘇補液中應用上海昌吉恒溫水浴加溫輸液, 取得良好療效。
嚴重燒傷和低體溫的關系 大面積燒傷患者, 燒傷早期體液大量滲出, 水分的丟失帶走大量的熱能, 體溫降低。休克復蘇補液中輸入大量低于36℃的液體, 也導致體溫降低。同時, 燒傷早期機體產(chǎn)生熱量減少, 也使體溫下降。體溫降低對機體將產(chǎn)生明顯的影響。低體溫可直接損害免疫功能, 并減少多核粒細胞移動, 減少皮膚供血供氧, 降低機體對燒傷創(chuàng)面感染的抵抗力; 體溫降低減少循環(huán)中血小板, 激活纖溶系統(tǒng), 導致凝血障礙。寒戰(zhàn)增加氧耗量, 導致組織高代謝反應, 進一步加重休克, 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近年研究表明, 低溫還可使藥物代謝變慢,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遲鈍, 延長住ICU時間, 明顯增加創(chuàng)傷患者病死率。因此, 對于燒傷休克期的體溫下降, 在治療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大面積燒傷患者早期的治療中, 早已重視了對體溫的維持, 采取了許多方法, 如保持室內溫度在30℃~34℃, 為患者使用烤燈或遠紅外治療儀,熱風機, 空氣懸浮床以及清創(chuàng)操作中使用溫水等等。但上述方法都未能迅速使患者達到令人滿意的37℃的核心溫度, 也未能改善因低體溫造成的不良反應和變化。通過借鑒了新生兒科, 心臟外科的經(jīng)驗, 應用上海昌吉恒溫水浴使液體溫度增加到37℃后靜脈輸入, 既避免了大量低溫液體輸入的降低體溫作用, 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體溫的作用。同時, 與體溫相同的液體的輸入對于維持血管的緊張度和滲透性, 保護器官和組織內環(huán)境的穩(wěn)定也起著重要作用。
其他專業(yè)用于液體加溫的方法有多種, 比如輸液加溫套袖, 電子加溫儀等。但大面積燒傷患者的休克復蘇有其特殊性, 即輸液量大, 輸液速度快, 常見24h靜脈輸液15000ml以上, 早期每小時輸液速度達2000ml。一旦有成批燒傷搶救, 輸液量更是驚人, 上述加溫方法遠遠不能滿足搶救需要。這就需要尋找一種簡便,快捷、經(jīng)濟、安全的液體加溫方法。采用恒溫水浴箱加溫液體完全可達到上述要求。多臺恒溫水浴箱同時應用尤其適用于成批嚴重燒傷的搶救。而且由于液體輸入快, 并不會出現(xiàn)加溫后輸入過程中液體溫度下降的情況。因此, 該方法尤其適用于燒傷患者的搶救。在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